挂号科室:口腔科
儿科
儿科
流涎亦称小儿流涎,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。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,常发生于断奶前后,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。
流涎的症状
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
流涎的病因
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、延髓麻痹、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,因唾液分泌过多,或吞咽障碍所致者,为病理现象。由于婴儿的口腔浅,不会节制口腔的唾液,在新生儿期,唾液腺不会发达,到第五个月以后,唾液分泌增加,六个月时,牙齿萌出,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使唾液分泌也增多,以致流涎稍多,均属生理现象,不应视做变态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口腔深度增加,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,流涎自然消失。口腔炎、面神经麻痹,唾液分泌功能亢进、脾胃功能失调、吞咽障碍、脑膜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病理性流涎。
流涎的治疗方法
口角流涎老百姓俗称流口水老中医认为口流清涎者,由于脾冷,吐黏涎者,由于脾热。临床上,口中涎多,往往见于脾胃虚寒,口中涎粘,多见于脾胃湿热。涎自口角流出而不自知,睡则更甚,多属脾气虚不能收摄,小儿胃热虫积,也常致流涎。口腔疾病比如牙痛也可导致流涎多。中风病人的大多数都有过流涎的病症,针灸对此类病人效果突出。 取穴:风池、大柱、上关、下关、地仓、颊车、承浆、人中、廉泉、外金津、外玉液、内金津、内玉液、曲池、外关、合谷等。宜浅刺,平补平泻,留针半小时。可溫针灸,最好起针后,以上诸穴挨个施灸,每穴灸一根烟,灸红为度。
流涎的并发症
小儿流口水
流涎的多发人群
幼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