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号科室:消化内科 内科 儿科

轮状病毒性胃肠炎(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)是由轮状病毒(rotavirus)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。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。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,呕吐及腹泻。病程大多较短。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,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。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,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,发病高峰在秋季,故名“婴儿秋季腹泻”。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.25亿婴幼儿腹泻,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。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症状

常见症状:发热、咳嗽、流鼻涕、全身乏力、酸痛、头晕头痛、腹胀腹鸣、腹痛腹泻、恶心呕吐 相关症状:乏力、水样便、腹部压痛、肚子疼、肠鸣、腹胀、低烧 1.婴幼儿患者 潜伏期为24~72h,起病多急,呕吐常为首发症状,伴有腹泻1天数次不等,多为大量水样便,黄绿色,有恶臭,可有少量黏液,无脓血。可呈假性霍乱腹泻。患者有低热,很少超过38℃。发病初期多数伴有流涕,喷嚏与轻咳。半数以上的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酸中毒,可因严重脱水,病情在数小时内恶化而死亡。一般发热、呕吐多在48h内消退,而腹泻可持续1周以上。病情重者,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,常需数周至半年方能恢复。  新生儿也可发病,腹泻较轻,可有腹胀及排血便,X线检查可见异常肠型,甚至可发生肠穿孔。  2.成年患者 潜伏期最短数小时,最长可达1周,平均2~3天。本病多起病急,以腹痛腹泻为主,乏力,伴恶心呕吐等。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,无黏液及脓血,腹泻一般每天5~9次或10余次不等。严重者每天可达20次以上,肠鸣音增强,腹部压痛以脐周明显,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脱水。多数患者体温正常,少数患者有低热。病程短,一般3~5天,多呈自限性,少数可达9天以上。  二、诊断 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。  1.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季节、流行地区,出现相似肠道症状患者,应注意本病。  2.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,起病较急,表现为腹泻,排黄色水样便,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

主要病因:轮状病毒所致 一、病因 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,为双链RNA病毒,直径约为70nm,呈球形。电子显微镜下轮状病毒有独特的形态,如车轮状,故名。其两层外壳包裹着中心的蛋白核心,外层壳体呈轮缘状,环绕核心基因编码蛋白。Vp1~Vp7及五个非结构蛋白(NSPI~4)。单层外壳的颗粒是不完整病毒,没有传染性。  根据衣壳蛋白组特异性抗原Vp6不同,可分为七个血清型(A~G)。儿童感染多为A型所致。而B和C型则主要感染成年人。其他为动物感染的病原体。非A组轮状病毒亦称为不典型轮状病毒或副轮状病毒,感染可见于人、猪、牛、羊、鸡等。  轮状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,在室温中可存活7个月,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日或数星期。耐酸、耐碱。55℃,加热30min或甲醛可使其灭活。 二、发病机制 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、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的生理特征。入侵病毒量多及免疫功能低下时,有助于病毒侵入。机体肠上皮刷状缘的乳糖酶(为轮状病毒受体)含量较多时,如在婴儿时期,则容易感染轮状病毒。随年龄增长,此酶量减少,易感性下降。 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通过两个途径引起腹泻:一是轮状病毒直接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损害,引发病理改变;二是轮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,破坏了肠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。  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到达小肠后,通过其外壳蛋白Vp4(吸附蛋白)与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。在上皮细胞质内增生并使其受到破坏、脱落。由于绒毛上皮细胞受到破坏,使乳糖酶等二糖酶减少,导致乳糖向其他单糖转化受阻,乳糖在肠腔内积聚造成小肠及结肠腔内高渗透压,使水分移入肠腔,导致腹泻和呕吐。随后,来自隐窝底部的立方上皮细胞上移、替代已脱落的绒毛上皮细胞,由于其细胞功能未成熟,仍处于高分泌、低吸收状态,结果导致肠液潴留,使腹泻时间延长。轮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的非结构蛋白NSP4,在轮状病毒致病过程中起肠毒素的作用,可引起细胞内Ca2 水平升高,促使小肠黏膜cAMP水平上升也参与腹泻的形成。如腹泻及呕吐严重,可导致水、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发生。  本病为可逆性病理改变,黏膜常保持完整性。主要受损部位在小肠。活检可见小肠绒毛缩短而钝,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,上皮细胞不规则,呈立方形、有空泡或坏死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预防

1.预防:  切断传播途径是本病预防的重点。  1)管理传染源 应早期发现患者及隔离患者。对密切接触者及疑诊患者实行严密的观察。  2)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、饮水及个人卫生,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: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。医院要严格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。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儿,应限制其进入日托或学校。  3)接种免疫 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可在临床应用。在流行期间,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。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。提倡母乳喂养,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。经牛轮状病毒免疫后的牦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体,用此种牛奶喂养婴儿也有保护作用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方法

一、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。因本病多为病情轻,病程短,呈自限性,故多可在门诊接受治疗。日常以饮食疗法和液体疗法等对症治疗为主。对于腹泻者,可口服补液盐溶液(ORS)配方纠正和防止脱水。抗菌治疗无效。 主要根据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采取对症治疗。如纠正脱水可口服补液盐(oral rehydration salts,ORS)。配方为氯化钠3.5g、碳酸氢钠2.5g、氯化钾1.5g、葡萄糖20g,加开水1000ml,分次服用。口服补液适用于轻、中度脱水,或重度脱水经静脉补液后以口服补液维持者,根据病情可用1~3组。重度脱水患者需立即补液维持水、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中毒。成人用量:开始输注5%葡萄糖盐水1000ml,或10%葡萄糖液500ml、0.9%氯化钠液500ml,以后的用量根据脱水程度、血压脉搏而定。待血压回升后给3:2:1溶液(10%葡萄糖3份、0.9%氯化钠2份、1.4%碳酸氢钠液1份)患者有尿后加氯化钾液,浓度在3‰以内。其量在500~1000ml。儿童患者人院24h总输液量按脱水程度以每公斤体重计算,轻度100~150ml,中度150~200ml。重度200~250ml。仍未见尿加钾,浓度在3‰以内。液体成分选上述液体。有酸中毒者首选5%碳酸氢钠液,参照二氧化碳结合力给予用量,也可按5ml/kg,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,或4.49mmol/L,来不及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者,成人可先给5%碳酸氢钠300ml,然后再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增减用量。腹泻严重,不能自限停止者,可试选用下列止泻剂。  1.洛哌丁胺(Loperamide、苯丁哌啶、易蒙停) 本品对肠壁具有直接作用,可抑制肠蠕动和收缩,口服成人2~4mg/次,每天1~3次;5岁以下儿童1滴/kg·次(滴剂),每天2~3次。应用后,偶见有便秘、眩晕、恶心、口干及皮疹。肝功能异常者慎用,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。  2.地芬诺酯(Diphenoxylate,苯乙哌啶,止泻宁) 本品可提高肠张力,抑制肠蠕动,为一个非特异性的控制急慢性腹泻的有效药物,其止泻作用迅速,对一些顽固性腹泻只限于症状治疗,适用于急慢性腹泻及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。口服成人2.5~5mg/次,3~4次/d,2岁以上儿童1.25~2.5mg/次,3~4次/d。  控制腹泻后应及时减量。偶见皮疹、恶心、眩晕、失眠、口干、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。减量或停药后消失,过量可引起严重呼吸抑制及昏迷,长期服用可产生欣快感并成瘾。2岁以下小儿及肝功能异常者禁用。  3.思密达(Smeta,双八面体蒙脱石) 是保护全消化道黏膜的止泻剂,此药为袋装。每袋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3g,主要作用是对消化道内的病毒、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,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,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结合,修复黏膜,提高黏膜对攻击因子的屏障作用。口服,成人每次1袋,1天3次,根据情况连用3~5天。儿童<1岁,每天1包,分3次服;1~2岁,每天2包,分四次服;3岁及3岁以上,每天3包,分3次服。   二、预后 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,多数预后良好。婴幼儿感染者病情一般较重,病死率高。近年口服补液(ORS)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因腹泻所致的死亡。 轮状病毒性肠炎辨证论治   1.中医偏方:  中医辨证分型有风寒泻、湿热泻、伤食泻、脾虚泻等 ,主要治法有温中健脾、清热祛湿、收涩止泻、芳香化浊、渗湿利水、消食导滞等。  孟晓露等应用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 ,以温运健脾为主要治法。处方 :红参、附子各5~10克 ,肉桂3~5克 ,茯苓10~15克 ,甘草 3克。伤食呕吐加益黄散 (含青皮、陈皮、丁香、诃子、炙甘草 );中阳下陷加升麻、葛根 ;腹胀加小茴香、防风 ;大便白淡、四肢不温可增加附子用量 ,加炮姜 ;发热、舌苔黄腻加荷叶、姜汁炒黄连。剂量随年龄增减。每天1剂 ,水煎频服。结果 :显效66例 ,有效12例 ,无效2例。总有效率为97.5%。  王建玲拟藿香苓术汤 ,以疏风散寒、渗湿止泻、健脾助运祛水湿为治法。基本方药 :藿香6~9克 ,苏叶3~6克 ,白术6~9克 ,茯苓6~9克 ,太子参6~9克 ,煨葛根10~20克 ,厚朴3~6克 ,车前子6~10克 ,砂仁1.5~3克。泻如水注、小便短少者加泽泻6~10克、滑石6~10克 ;肝周红赤 ,有化热之象者少佐黄连1.5~3克。每天1剂 ,水煎两次 ,分2~3次服 ,每次50~100毫升。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 15毫克 /(千克体重·天 )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,3天为一疗程。治疗组73例 ,痊愈29例 ,有效39例 ,总有效率为93.2%。对照组 60例 ,痊愈24例 ,有效33例 ,总有效率为93.2%。经卡方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。  李双杰等应用秋泻合剂扶脾助阳、温中固肠 ,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52例。方用丁香1.5克 ,肉豆蔻6克 ,赤石脂、灶心土、寒水石各9克。每天1剂,3天为一疗程。总有效率90.4%。与对照组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饮食

饮食适宜:1、宜吃清淡的、容易消化的食物;2、宜吃止泻的食物;3、宜少吃多餐。 饮食禁忌:1、忌高蛋白质食物;2、忌产气食物;3、忌豆类食物及豆制品;4、忌食用含粗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;5、忌含糖食物。 1.饮食注意事项:  现在多主张继续母乳喂养或继续平常已习惯的饮食 ,如粥、面条、蔬菜、肉末、鱼等 ,可给一些新鲜蔬菜、水果以补充钾。(以上资料仅供参考,详细请咨询医生 )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日常护理

腹泻的护理: 1、饮食管理:重度腹泻患儿禁食6h后改流食,同时给予全静脉营养;轻度腹泻患儿继续哺母乳或不含乳糖奶制品,如爱儿素、爱心素等。 2、控制感染:病室每天开窗通风2次,10~20min/次;电子灭菌灯消毒1h;患儿的食具用后煮沸消毒;护理患儿前后用5%洗消净泡手3min。 3、保持臀部皮肤清洁、干燥: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,局部涂氧化锌油;及时更换尿布。 4、严密观察记录:大便次数、颜色、性状、量,发现异常 及时送检。 发热的护理:密切监测体温变化,体温>38.5℃应给予头枕冰袋,温水试浴;鼓励患者多饮水;注意观察脱水是否纠正,防止脱水热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鉴别诊断

需与诺氏克病毒、肠腺病毒、嵌杯状病毒、星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相鉴别。 1.细菌性肠道感染 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发生在夏秋季,体温多升高,可达39℃以上,腹痛、腹泻明显,开始为稀便2~3次后转为黏液脓性便,或黏液脓血便,有里急后重,左下腹压痛,血白细胞多升高,粪便镜检有大量红、白细胞,大便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、空肠弯曲菌等。  2.与诺瓦克病毒、肠腺病毒等感染的鉴别 临床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基本相同,需依靠多价抗体免疫电镜、病毒核酸电泳、ELISA检测抗原抗体来鉴别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检查

1.常规检查 血常规: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,少数略为增多,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。粪便检查: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,无黏液脓血,镜检多无异常。 2.粪便中病毒、病毒抗原检测 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: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,其阳性率可达90%。本法快速准确,但设备昂贵,操作要求高,故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。 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: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。如酶免疫测定(EIA)、补体结合试验(CF)、免疫荧光(IF)方法等。其中EIA法特异性、敏感性最高,且操作简便。 3.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、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(PCR)方法。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,PCR法敏感性较高,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。 4.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。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,则具有诊断意义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并发症

常见并发症:肠套叠、过敏性紫癜、溶血尿毒症综合征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少数并发肠套叠、胃肠出血、过敏性紫癜、Reye综合征、脑炎、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、DIC(弥漫性血管内凝血)、ALT(丙氨酸转氨酶)升高等。

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多发人群
3岁以下小儿